作者:微谱 服务热线:4007003890
植物营养液是一种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求,将氮、磷、钾等大量元素以及铁、锰、硼等微量元素按照科学配方进行精准调配而成的液体肥料。它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,可替代土壤为植物输送养分。在无土栽培中,植物营养液发挥着关键作用,通过水培、雾培等方式,植物根系可直接从营养液中高效吸收养分,从而满足其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,促进植物健康生长,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。同时,营养液的使用不受土壤条件的限制,能灵活控制养分供应,减少土壤传播病虫害的风险,适用于多种植物,包括蔬菜、花卉和一些经济作物等。
1.pH值:测量营养液的酸碱度,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
2.电导率(EC):反映溶液中溶解盐分的浓度,通常用于判断营养液的浓度
3.主要营养元素含量:氮(N)、磷(P)、钾(K)
4.微量元素含量:钙(Ca)、镁(Mg)、硫(S)、铁(Fe)、锰(Mn)、锌(Zn)、铜(Cu)、**硼(B)**等微量元素的检测
5.有机物含量:测定营养液中有机质的含量,影响植物生长
6.病原微生物检测:检查营养液中是否含有病原菌,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
7.溶解氧含量:测定营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,影响根系的呼吸和健康
8.残留农药或化肥检测:确保营养液中没有有害农药或化肥残留
GB/T18874《植物营养液中氮、磷、钾含量的测定方法》
GB/T24961《植物营养液中的微量元素(如Fe、Cu、Zn、Mn、B等)测定方法》
GB/T5009.13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营养液中重金属的限量及检测方法》
GB/T8919《营养液中水的总硬度测定方法》
GB/T12862-2007《化肥与微肥感性试验方法》
GB5082-2016《肥料中氮素的测定:碱钠吸收法》
1.MPN法(最可能数法):适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等微生物。将营养液样品进行系列稀释后,接种到含有特定培养基的试管中,根据试管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,通过统计学方法估算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。MPN法不需要计数菌落,但结果的准确性相对较低。
2.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(GFAAS):对于铅、镉等重金属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。将营养液样品注入石墨炉中,在高温下使样品原子化,然后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原子蒸汽,测量原子对光的吸收程度,根据吸收程度计算重金属含量。GFAAS法检测限低,但分析速度相对较慢。
3.火焰光度法:主要用于测定钾含量。将营养液样品喷入火焰中,钾元素在火焰中被激发,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,通过测量光的强度来确定钾的含量。该方法操作简单、分析速度快,但需要专门的火焰光度计。
4.电导仪法:通过电导仪测量营养液的电导值,进而换算出电导率。电导仪的电极插入营养液中,在电场作用下,溶液中的离子会发生定向移动,产生导电现象,电导仪根据溶液的导电能力来测量电导率。该方法操作简单,测量结果较为准确,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。
关于植物营养液检测问题,小编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。总之,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测是确保植物营养液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,厂家应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平台合作,如微谱检测机构。更多产品检测方案,可以通过网站在线客服进一步获悉。